中国银行”题字四种,你最爱哪个?
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国银行”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这块行牌,位于上海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民国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即着手开展将刚接管的大清户部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的工作。1912年2月5日,经民国政府重新组织、改股后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并且是作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的行牌也由孙中山先生亲自题写,总部位于上海。这个行牌现在还能看到,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也就是原中国银行总行。
▲1914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成立时的门头
▲1937年中国银行(上海中山东一路23号)
▲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
1955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在当地又购置了一座新的办公大楼,在新办公大楼启用前,伦敦分行希望总行管理处能够在国内请人题写新的行牌,以一种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中国银行的对外形象。于是,总行派人请北京的几位书法家书写了几种字体,请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南汉宸最后核定。
▲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
南汉宸看后觉得都不太满意,于是提出请郭沫若为中国银行题写行名。不久,郭沫若送来了写好的题字。1980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上首次使用了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银行"四个字。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的世界就是在人的一举一动中缓慢堆积出来的,有想要珍藏一辈子的精华,也有恨不得烧毁的垃圾,但好的坏的,全都是来自于自己。
最简单的小事可能也会烙上自己深深的印记。作品就更是如此,初学还不明显,越是到后来,便越有自己的风格,他人难学。
新时代新气象
中国银行虽说叫中国银行,但其实早在民国初年就有了。作为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中国银行是由大清银行改来的,也是由孙中山 大总统下令批准成立的。
中国银行也是作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因这层关系,那时“中国银行”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题写的。而建国后由新中国接管了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从民国来到了新中国,这一次却不需要改名了。它见证了时代的更迭。
孙中山题字
但是又到了新的时代了,新中国建国后,中国银行从中央银行转变成为了国际银行,它不仅在国内有业务,还在国外开设了许多分行。
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业务,并借此机会以展现出新时代全新的风采, 中国银行方面决定,由新中国的文化名人来重新书写这几个大字,让新中国的新气息替换掉过去的腐朽。
郭沫若先生作为新中国的文化名人,又写得一手好字,自然就走入了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南汉宸的视野中。 过程也是十分顺利,南汉宸一提出,郭沫若先生便答应了下来,他闭门不出几日后才动笔写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大气磅礴的字。
郭沫若先生的字走的是一个险字,他的笔并不固定在某一处,那一横一竖常常不在原地,而是奔向遥远的险地。探到险处,这便开始倾斜,出现不稳,就像一座房子像是缺了一边的地基,眼看要倒了下来。
但就在此时,郭沫若突然甩出另一笔,这个笔画如同一根刚劲的钢绳一般,将那个危险之境的笔画勒住,然后又将这根钢绳紧紧地栓到对面的一个钢桩上。这姿势,便立刻稳了。郭沫若这种方法,叫做:一险一救 。
在这一险一救之中,便显出跌宕,显出来不平凡,显出来一种又相对抗又相扶持的力度,显出来了一种险峻之美。
悬崖边的勇士
鲁迅先生以笔为刀,郭沫若先生的文人风骨也不逊色。字如其人,他为革命也用自己一支笔在刀尖上起舞,不仅要舞,还要舞得稳。一来一回,既要保证安全,又要达到革命的效果。
四十年代初期的重庆,文网密布,特务横行。郭沫若、阳翰笙、石凌鹤等人的一百六十余种剧作被列入《取缔剧本一览表》,不准出版和上演;他们外出,后面往往有特务盯梢。
有一天,郭沫若从外面走回家手上拿着两包书,也不知是特务太过嚣张跟得明显,还是在严密管控下他已经有了敏锐观察力,他发现了有两个特务在跟着。他突然转过身来对他们说:“反正二位都要陪我走到底的,这两包书就偏劳你们了!”
两个特务面面相觑,只见郭沫若大义凛然,神态自若,只得一脸茫然地接过书来,一直把他送到家门口。郭沫若刚跨进门,就戏谑地对立群说:“今天多亏两位‘义务随从’接送!”苦中作乐,倒也不失魏晋风采。
虽然身处危险中,郭沫若先生却也不坐以待毙。他想到了用暗喻的手法写戏剧来鼓舞人们与国民政府斗争的决心。屈原,皖南事变 后受迫害的我党不正是后世的屈原吗?不如借屈原生活的黑暗时代来象征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
在话剧《屈原》里,屈原不像是那个在《离骚》里把自己比做委屈的后宫妇人的小可怜,反而破口大骂世道的不公。用《雷电颂》痛痛快快地抒发着心中的愤懑。
这话断不是屈原说得出口的,但是却是郭沫若能说得出来的。他借着屈原受的气,把自己气发了出来,控诉着国民政府的不公和黑暗。
听说了《屈原》完稿,许多报刊编辑跑来索求,希望能够得到刊登权。但郭沫若不想着求稳,要登就登一个最不可能的。他把稿子交给了国民政府的报刊《中央日报》,可偏偏国民政府也不敢真的撕破脸皮,看出了郭沫若的春秋笔法也只能捶胸顿足,撤销了编辑的职位。
可是为时已晚,社会影响已有了,在“官报”上刊登的东西也不能禁演,要不然就是打了自己的脸。国民政府再怎么愤恨,也无法抹杀失去了自己舆论阵地的事实。目的已到达,郭沫若先生用自己的方式在特殊的战场上取得了成果。
字如其人,虽然险,却始终记得要往回救,就像是拯救差点要消失在中药和田野间的甲骨文,拯救处在黑暗中的我们的国家。
时代之间
郭沫若先生的字曾为人诟病“不如左手写出来的”,实际上他的字托生于魏碑体。魏碑体来自于孝文帝改革,为了方便那些不懂汉字的鲜卑族进行学习。汉字在他们手上,没有因此变得拙劣,反而生出了多元的美学。
它带着少数民族在草原上奔腾的原始野性,又带着汉族在江南小调中的温婉柔情。楷体的严谨大气,隶书的小巧精致。没有被限制在原本的字体中,魏碑体的优美也就优美在了前所未有的良好融合,不是死板的相交,而是把各种特质良好的放在了一种字体里。
生于变幻莫测的时代郭沫若先生,用着出自于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字,唯美一词不止是来自于刻印于某一流派,某一流,某一师。他的字虽然脱胎于魏碑体,却不受魏碑体限制。美,本就是多元的。没有谁可以定义美,或者说不能定义的才是真正的美。
有人喜欢颜体,便有人说瘦金体最佳。有人偏爱王羲之,便有人称张芝才是真圣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人需要遵守规则,却不需要给自己套上无谓的规矩束缚。拿着尺子给自己制定一系列规矩,用游标卡尺生活,生活又有什么样的乐趣呢?
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照着字体练习固然是好的,但若只是一味照着抄写,再好看的字也变成了呆板的“死字”。对于好看的标准定义不同,但是对于美的追求不能丢失,人云亦云的世界,美也成为了条条框框,女孩儿的大眼睛双眼皮瓜子脸,男孩儿的八块腹肌高鼻梁。
美来自于平衡,但是人为调配的一笔一划终究还是丢失了自然的韵味。
相关问答
每个银行的字体都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银行的自己都是银行专用字体。1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银行对账单字体,银行的银行卡字体,与银行的数字字体及银行回单字体,都是特殊且单一的,都是银行找人亲笔所写制作的金融企业专用防改写字体。其它银行字体...
银行卡上使用的字体通常是一种称为OCR-B的字体。OCR-B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光学字符识别的字体,具有清晰的线条和统一的字符间距,以确保机器能够准确读取卡上的...
[回答]所有银行打印账单的字体以及办业务回单的字体都是系统独立的,和平时我们用的字体不一样,也是难以找到的。留个专业做流水单业务的邮箱联系loveforev...
[回答]联系一下他吧建设银行对账单流水单字体下载这种字体是没有地方可以下载,这个各家银行专用防伪的,看他能不能帮你,以前我也找过这样的字体,做出来打...
要在PS中制作银行卡上的字体,需要先选择合适的字体样式和大小,并将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可以使用PS中的文本工具来添加文字和图像,以确保银行卡上的...
工商银行的存折上存款和支出打印的是宋体,字号为银行字号视打印机不同而不同。1、一般汉字为宋体,英文为黑体。2、字号多为五号、六号字。3、银行字体为专...
[回答]私章:一般都是个人名字或其他文字作为其内容;私章的大小银行并没有做规定,但一般要求楷体方章。1、私章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不能单独成为法律效力成...
银行流水字体一般属于银行专用字体,通常为等线体或细黑体。这种字体在银行系统中使用,可以清晰地显示数字和文字,方便阅读和识别。银行流水字体一般属于银行...
建造银行是单字体。这种字体是商业字体,用于银行各大业务,看看银行字体下载。是各家银行公用防伪的,看看可以。就是为了防止他人仿制。建造银行是单字体。这...